繁體中文
纠错建议 | 阅读记录

五百七十二章 黄河断流

Word模式

上班族必备
热门推荐:加载中...
宽度: 字体: 背景:
来到老人家门前的时候,应该是早上七点多钟,因为当地并不农耕,村民们也才刚刚起来,年轻人赶时间到城区上班,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则出门买早点,路上的人不少。

    店老板敲响了门,很快就有一个年纪在十六七上下的小姑娘给我们开了门,店老板说明来意以后,小姑娘就一边喊着:“太爷爷,有人要采访你!”,一边朝屋子那边跑。

    我们跟在他身后进了屋子,就看到一个老人正坐在摇椅上,手里端着一个棕红色的茶壶,靠在窗边晒着太阳。

    老人长了一张温和的脸,他一脸慈蔼地笑着,对小姑娘说:“还不赶紧上学去,一天到晚喳喳呼呼,又得迟到!”

    虽说是教训似的话,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却给人一种很平和的感觉。

    小姑娘吐了吐舌头,背着书包出了家门。

    店老板对老人说:“他们是记者,想来采访采访你。”

    老人依旧笑着:“我有啥好采访的,咱们村里头比我年纪大的多了去,村南头的老黄头今年都一百多岁了。”

    说到这里,老人又转向了我们:“那个老黄头啊,别人问他多少岁,他老说自己九十七,都九十七了好几年了,还是九十七,呵呵呵呵。”

    店老板就说:“他们是想了解一下,咱们村里的那些老故事,哦,黄河口的老故事。”

    听他这么一说,老人立刻来了兴致:“哦,是为了这个啊。好好好,那个谁,狗蛋,赶紧给泡茶去!来了客,咱得招待好了。”

    店老板笑呵呵去里屋拿茶具,老人站了起来,对我们说:“你们自己坐哈,别客气。”

    看得出来,对于我们几个的到来,老人心里是很欢喜的。

    店老板给我们泡好了茶,就以生意需要照顾为由离开,直到他出了大门,老人才问我们:“你们是哪个杂志社的啊?”

    我笑了笑,说:“我们为很多杂志社收集民间故事,倒也不固定服务哪一家。”

    老人点了点头:“哦,这么个事啊,我还寻思着,等你们刊登了买一本来看看呢。”

    我说:“其实我们搜集的这些故事,到最后也不一定能刊表,呵呵,我们就是负责收集故事的,刊不刊登,我们几个说了不算。”

    “哎呀,不碍事不碍事,”老人摆了摆手,说道:“能来就挺好啊,好几年没人凑到一块聊聊天了。”

    我笑着问他:“我看村里也没有农忙,平时您不出去,和村里的老哥们走动走动?”

    老人摇头:“哎呀,跟他们在一块,就老听他们那东家长西家短的,跟一群老婆子似的,我就不喜跟他们在一块。哎,刚才狗蛋说,你们想听听黄河口的老故事。”

    我点头道:“听说,您当年在黄河口做河工的时候,挖出过一条铁龙王。”

    “对对对,有这事,”老人说:“那一年的事啊,好些人都看见了,可也不知道是咋回事,除了我,他们都忘了。我聊起那些事儿来的时候吧,他们都说我八瞎(说谎)。”

    我问老人:“除了铁龙王,您还经历过别的事吗?”

    老人想了想,说:“没有了,我也是听我爹说,早些年的时候,村里头出过不少事呢,不过铁龙王那事,那可是我亲眼见着的,当初还是我那一锄头下去,把铁龙王给挖出来了。”

    我喝了一口茶,朝老人身前凑了凑,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

    老人似乎对我的态度很满意,他拿茶水润了润喉咙,随后就讲起了铁龙王的事。

    在陈述整个故事之前,老人先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他姓朱,当初他父亲也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加上家里孩子多,在起名这件事也是马马虎虎地应付了一下,随口起了一个“栓柱”,朱栓柱。

    朱栓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十七岁以前,他和大多数村里人一样,每天听着黄河口的老故事长大。

    直到十七岁那年的冬天,黄河口有两个河道断流,朱栓柱和其他十六七岁的孩子一样,到河道上当起了河工,那时候,只要是在河道上清淤的人都能拿到一点糊口的粮食,很多人都是为了这一口粮食才去做河工的,不然的话,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时节,谁也不想光着脚去蹚黄河底下的凉泥巴。

    朱栓柱是跟着他父亲一起去的,清淤工程开始后的第三天,他跟着自家老爷子来到河道里,先用锄头将稍微硬一些的泥打散,再用篓子将这些碎泥沙一篓一篓地挑上岸。

    也就是在那天,朱栓柱从一大早就有些心神不宁,当他来到河道中央,一锄头砸下去的时候,就感觉沙子底下有个硬东西,又下了两锄头,就听见沙子底下传来“当、当”两声锐响。

    朱栓柱的父亲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觉得朱栓柱可能是挖到了古董,就悄悄用胳膊肘拐了朱栓柱一下,说:“别砸锄头,用手挖。”

    朱栓柱也很听话,扔了锄头,就用一双手挖了起来,可挖了半天,没挖到古董,却挖出一个黑色的铁砣子,那个铁砣有成年人的胸口那么大,末端还绑着根很粗的黑铁链,那根铁链子从铁砣子上一直垂到地面,嵌到了泥沙里。

    后来朱栓柱父子也是好奇,就试着拉动那条铁链,没想到铁链比想象中还要重,两个人用了浑身力气都没能挪动分毫,后来又来了一些人,都觉得铁托和链子奇得很,埋在水里头这么多年都没长锈,而且这分量,也不像是普通的铁。

    那时候村里有个叫黄山的人,他的祖父过去是村里的神汉,据说很灵验,黄山从小跟着他长大,对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也是耳濡目染,他看到那条铁链之后,就对周围的人说,这里的链子和铁砣可能是用来震慑水鬼的,让乡亲们不要乱动。

    当事人都比较信这些,经他这么一说,也就没人再敢去碰那条铁链。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就在当天晚上,原本干涸的两条河道里就开始出现怪声音,由于河道离村子不远,所有人都听到了那阵“咕嘟咕嘟”的怪响声。

    也是那个黄山挑起了灯笼,带着几个村民到河道那边查看,朱栓柱也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河道旁,就看到河道中央正一股一股地往外头冒黄水,村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这两条河道熟得很,往年,每到冬天着两条河道就会断流,每次河底裸露出来的时候,除了一片泥泽,什么都没有。

    泥巴里头大股大股地冒黄水,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黄山看到河道里的景象,立即皱起了眉,他告诉村民,从河道里冒出的水就是黄泉水,是村民拖动了黄河底的锁链,惊扰了地底下的水鬼,要是让黄泉水弥漫了整个河道,水鬼就会出来害人。

    其实在听老人讲起这段的时候,我就知道那个黄山是在胡扯了,河道里反水,应该是地下水位高涨导致的,可他却硬是扯到了黄泉水上面,这个人的想象力也是够丰富的。

    不过老人这么说着,我也就继续听下去,没有打断他。

    老人接着说道,黄山在看过河道之后,又带着村民回到了黄河口那边,原本是想看一看朱栓柱早上挖出来的铁砣子。可到了黄河口才发现,河道里哪里还有什么铁砣子,就剩下了一根快要锈断的粗铁链。

    这条铁链明明上午头还好好的,怎么还没一天的功夫就锈成这样了呢?还有那十几个人都抬不动的铁砣子,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

    村民们立刻变得紧张起来,黄山让大家不要惊慌,并嘱咐村民们赶紧回家,今天一整夜都不要再出门。

    在这个时候,村民们算是对黄山言听计从了,一一回了家,锁好房门。

    朱栓柱也回来家,他将之前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父亲,他的父亲也显得十分紧张,关了门上闩,还找了一根粗壮的烧火棍将门顶实了。

    老人说,村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黄河口早年就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百年前有人从黄河口挖出了一个铁牛,那头铁牛也是重得很,十几个人都挪不动,后来村里的乡绅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让人在河道里架起了火堆,直接把铁牛给烧融了,也就在当天晚上,乡绅一家十几口人全部暴毙,县府里派人来查,也没查出个死因来。

    后人都说,乡绅融了铁牛,惹怒了黄河里的龙王,这才在当夜遭到了灭门的报应。

    这个故事在村子里流传很广,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过,他们是怕铁砣子也是龙王的东西,这次龙王要是再发怒,指不定拿谁家开刀呢。

    可不管怎么说,朱栓柱家是最危险的,因为那个砣子就是他们父子俩挖出来的。

    那天晚上,朱栓柱一家都不敢入睡,几双眼睛齐齐盯着屋门,就怕龙王爷来发难。

    直到三更天的时候,村子里突然传出一声惨叫,那声音凄厉无比,朱栓柱正满心忐忑地盯着门口,冷不丁地听到这动静,差点把魂给吓飞了。

    他父亲还算镇定,第一个从床上爬了起来,凑到窗口那边,侧着耳朵倾听。

    过了没多久,村子里又是“啊——”的一声惨叫。

    这一次朱栓柱也听出来了,声音是从村子东边传来的,黄山家就住在那个地方,而且听那声音,好像就是从黄山嘴里发出来的。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惨叫,朱栓柱的父亲从窗户缝里看了一眼,接着就身子一颤,瘫坐在了地上。

    朱栓柱也跑了过去,想把父亲搀扶起来,可他父亲却死活不肯站起来,还嘱咐朱栓柱,千万别往窗外看。

    可朱栓柱那时候毕竟年轻啊,他怕归怕,却对外头的事充满了好奇,他趁父亲不注意,就朝着窗外瞥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朱栓柱也险些吓瘫了。
热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