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纠错建议 | 阅读记录

211. 就这么任性

Word模式

上班族必备
热门推荐:加载中...
宽度: 字体: 背景:
    御书房里臣子们的意见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主怀柔政策,理由也很说的通,而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发兵镇压,只不过都算不得重臣,声音弱的很,说不了两句便被人压了下去。

    “皇上!不过万把乌合之众,臣愿带兵往青城郡平乱,千人足矣!”蒋悯出列,抱拳高声道。

    尚书令回头看了一眼,哼了一声:“蒋大人不愧将门出身,自是勇气可嘉。但如今作乱的不是外族他国,而是皇上的子民。皇上乃宽仁君主,那些反贼也是百姓,为的就是一口饭罢了。如果能不损兵卒不伤性命解决此事,何必大动干戈。天威不是要血流成河才能彰显的。”

    “是啊,蒋大人。”旁边户部的人也附和道:“青城郡距京岂止千里,就算是千人的兵力一路过去这补给亦是需要不少。有这些粮饷,何不用之于民呢?”

    正说着,安良从外面走了进来,于苏缜旁边低声道:“皇上,蒋熙元蒋大人求见。”

    苏缜看了安良一眼,神色有些复杂,停了片刻才点点头。

    蒋熙元如今是国子监的博士,这类事情自然与他并不相干,所以并没有在御书房。苏缜接到折子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蒋熙元,但犹豫了一下,却又没召来前来,没想到此时他却自己来了。

    自鉴天阁之后,苏缜与蒋熙元还没有见过面,此时看着他一如往常般走上殿来,心里稍稍的有些不安,不知他会拿个什么看法出来。

    蒋熙元入殿中叩拜后起身,还没开口,便听有人低声道:“哦?这小蒋大人还真是热心平乱,看来府衙门前的地儿真是不够使啊。”

    蒋熙元往声音来处看了一眼,不咸不淡地道:“沈大人怎知下官是主张发兵镇压的?下官还没开口,沈大人着的什么急呢?”

    沈大人楞了一楞,悻悻地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不过沈大人倒是说对了。”蒋熙元轻声地扔了一句,转头看了看苏缜,两人相视了一瞬,蒋熙元垂下眼去,道:“皇上,臣方才于殿外也闻听了各位大人之言,倒是有几句话想问问各位大人。”

    说罢,他对刘尚书拱了拱手,“刘大人,倘若朝廷以怀柔政策对待,招安逆贼,岂非是说谋反无罪,却反而能从朝廷得到好处?天下可有这样的道理?”

    不等刘尚书说话,他又进一步道:“那么以后是不是只要造反,朝廷便要给钱给粮?开此先河,若是凡有不满便举旗反之?平乱固然难免伤亡,但贼乱祸及百姓又要如何论?姑息养奸,怎能说是爱民之举?又何来的什么天威。”

    “一时一事,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刘尚书硬邦邦地回道,“蒋大人不要歪曲了本官的意思。”

    “下官自以为没有。大人说百姓为的不过是一口饭,那么下官请问大人,青城郡水患朝廷没赈粮钱吗?百姓为的的确是一口饭,如今大笔银子出去了,饭呢?”

    蒋熙元冷眼看着他,“贼乱因灾而起,更是因官员赈灾不力而起!怀柔,当是以君对臣,以上对下,如今官员私饱中囊上瞒天听已是不臣之心,贼首惑众叛乱诬蔑君主更是以下犯上,又有什么可怀柔的!”

    苏缜不做声的听着,听蒋熙元如此说,一颗心便缓缓地放了下去。

    这是一次因灾而起的事件,但绝不是普通的造反。苏缜第一时间就嗅到了这其中的阴谋味道,因为这‘杀兄弟弑父母,非天授之子’断不是寻常百姓能说的出来的,直指的并不是朝廷,而是他苏缜。

    青城郡那么多的官员,只有一个县尉冒死送出了消息,那么其它官员都在干什么?若是北方郡县的官员连成一片皆牵涉其中,所图必定非小。绝不是送了钱粮过去便能息事,派官员前去便能招安的。

    这乱必定要平。他不说话不过是想看看这般老臣的主意,现在蒋熙元把他所想的都说了,比从他嘴里说出来更好。如今朝中可信之人不多,可信又堪用之人更少,他势必要用到蒋家,蒋熙元这番态度,实在是给的及时。

    蒋熙元说完,殿中静了片刻后,苏缜才缓缓地道:“朕宽仁,是对百姓,但既已举旗便是逆贼,何能以百姓论之。于贼人,绝无姑息之理。”他看了看刘尚书,“诚如蒋卿所言,朕退一步,便会有人进一步,道是人心不足。此非怀柔,而是懦弱!”

    说罢,苏缜站起身来,扬声道:“蒋悯!”

    “臣在。”蒋悯应的声如洪钟,荡在御书房里嗡嗡直响。

    “朕命你为指挥使,青城郡平乱!缴械者不论,贼首必诛!青城郡上下官员就地革职,郡守郡尉押解入京,如有不从或劝解退兵者,斩!”

    “臣领旨!”

    “各部当以平乱之事为首要,有懈怠推脱者,与叛贼同论!”苏缜扫了一眼殿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一片的安静,不禁微微地皱了皱眉头,“没听见?”

    众臣这才应了是,领了命,各自退出了御书房。各部的官员走了,蒋熙元却没走,仍站在原地。御书房里静悄悄的,气氛有些怪异。

    “熙元,朕倒是没想到你会来。”苏缜走到蒋熙元身边,先开口说道。

    “为人臣者当以国之大事为己任,岂能拘于司职而做壁上观。皇上这样说,臣惶恐了。”蒋熙元平平地说道。他知道苏缜说的并不是职位问题,而是其它,却故意回避了过去,话里恪守君臣之线,相比于苏缜的话而言,透着生疏。

    苏缜点了点头,便也收起了情绪,“如此甚好。”

    蒋熙元从怀中取出一薄册,交给了苏缜,“皇上,这本便是这段时间以来臣所探查搜集的东西,涉及六部要臣一十二人,外埠牵涉的官员有迹可查不知几凡。时间略有仓促,但臣以为青城郡之事该是时机,故而先行呈上。”

    苏缜接在手里看着,蒋熙元又道:“臣另有一不情之请。”

    “所请何事?”苏缜微蹙着眉头,头也不抬地问道。

    “请副指挥使之职,随家父往青城郡平乱。”

    “不允。”

    “那么臣请佥事之职。”

    “不允。”

    “请知事之职。”蒋熙元道,未等苏缜开口又道:“皇上若执意不允,臣便辞官致仕,以家父随侍前往。”

    苏缜看了他片刻,“朕已任蒋悯为指挥使,他允了你便去,不用问朕。”说完,转过身大步离开了御书房。

    三日后,蒋悯真的便率了千人并蒋家还没来得及裁撤的亲兵开拔往青城郡去了,蒋熙元以同知之职随军前往,与国子监连声招呼都没打。国子监的祭酒和几个老夫子以此奏了蒋熙元一本,被苏缜给扔到了一边。

    夏初是从咏薇那里知道的这件事,听说蒋熙元随军离了西京,哑然的半晌没能说出话来。咏薇满满的担心,父亲哥哥都去平乱了,虽说叛军不过乌合之众,但毕竟刀剑无眼,真打起来了,也不会因为谁的官职大谁的血就多一些,谁的五脏六腑就硬一些。

    夏初安慰咏薇说蒋熙元功夫了得,绝对不会被点子拿着棍棒菜刀的人伤到。她说是这么说,可自己的一颗心也悬到了嗓子眼,说话时满手都是汗,凉凉腻腻的,这暑热的天气也暖不起来。

    “我知道皇上的心思必然是要镇压的,可朝中老臣重臣皆是主怀柔招安,父亲与哥哥此番虽是顺了皇上的心意,可若是真败了如何是好?那些老家伙必然揪住不放,还不知会是个什么光景。”咏薇倒是官家的女儿,想的自然也比夏初要多一些。

    “怎么会呢,娘娘不用担心的。”夏初勉强地笑道,“娘娘对自己父亲哥哥该是了解的,且不说骠骑大将军的威名,就是蒋尚书的故事我也听了不少,也许兵还没到,那些逆贼就已经吓跑了。”

    “以千敌万,我如何放心的下来。”咏薇叹了口气,用帕子按了按眼角,“罢了,如今就希望平平安安的才好。”

    “是啊……”夏初低声的道。平平安安的才好。

    两人默默无言,也没了说别的的兴致。这时芊芊端着个汤盅打了帘进来,对咏薇福了福身,“娘娘,银耳百合羹炖好了,现在给皇上送过去吗?”

    咏薇召她到近前,揭开盖子看了看,“送过去吧,让安公公放的温了再给皇上,嘱咐着一定要喝了,解燥去火的。现在国事繁重,但身体才是顶要紧的。记着说了这话。”

    夏初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等芊芊拎着食盒走了,夏初才问道:“娘娘怎么不自己送过去?”

    “御书房那地方不知多少人盯着,蒋家无事也就罢了,如今眼瞧着皇上重新又用上了,我再见天的凑过去,怕让人觉得我腰杆硬了,蒋家恃宠生骄。”

    夏初听完点了点头,对咏薇由衷的有些感佩。换作是她,绝对想不到这些事情上去。喜欢便想见,想见就去见,还要瞻前顾后,这得多累。

    咏薇像是听见了夏初心里的话一般,神情有些失落,“嫁与皇上是好的,可这些事当真烦人,又不得不想。谁让我嫁的是皇上呢。”

    苏缜的确很忙,忙的一直没有来找夏初,只是时不时的差安良过来看看她,送一些东西,有时候是些饰物,有时候是短笺,寥寥几句话。

    夏初把这些东西妥善地收好了,却也不像当初那样带着隐秘而喜悦的心情,反而心中越发沉重,越发愧疚。她不知道哪天能见到苏缜,就算见到了苏缜,以眼下的这种状况,想说的话恐怕也是说不出来。

    只能再等等了,等到蒋大人平了乱回来,等到朝局稳定了,等到苏缜的心情可以面对这些儿女情长时再说了。

    想到蒋熙元,夏初也很烦躁。他没事跑去平的什么乱呢?

    真的是,只希望他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热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