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纠错建议 | 阅读记录

第八百九十一章 弘光王朝

Word模式

上班族必备
热门推荐:加载中...
宽度: 字体: 背景:
    “太师,拥立天子可是国之重事,理应由您这个大明的太师来主持,可您尚未抵达南京他们就推选福王登基,这可乱了朝廷的定制,名不正,言不顺!”

    “他们这是擅权,大明的天子岂能如此草率地拥立?倘若地方藩王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南京城的那些人何德何能,有何资格来拥立天子?”

    ……

    到了运河沿岸的重镇济宁后,李宏宇召集随行的文武官员议事,把福王登基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这使得群臣轰的一下就骚动了起来,纷纷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不满和气愤。

    虽然在场的这些文武官员投降过大顺军但在他们看来是权宜之计而已,并不是真的为李自成效力,而是为了大明的将来保存实力,伺机难逃重归大明。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官员从北京城逃走南下到了南京,至于他们是为了忠于大明还是无法忍受大顺的“追赃助饷”这就难说了。

    既然李宏宇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责,那么这些文武官员自然依旧是大明的臣僚,唯有大明的新天子才能撤销他们的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与那些开城引大顺军进城的官员不同,那些人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叛国,早已经被李宏宇抓了押送回南京等待审问,其罪行要由法司衙门审理,然后由继任的天子来决断生死。

    从法理上而言,能被李宏宇召集出席议事的人现在还是大明的官员,代表了大明正统中央部院各衙门,南京的部院衙门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因此,现场的文武官员对南京的人不经他们的同意就擅自拥立福王为帝感到非常恼火和不满,这把他们置于了何地?显而易见福王会重用那些拥立他的人,那么他们这些从北京城赶来的官员们会受到冷落和打压。

    这种情况可是那些从北京城出来的官员所无法接受和容忍的,毕竟他们才是大明中央衙门的正统代表,岂能被南京城的那帮人踩在头上?

    “诸位大人,如今是多事之秋,所谓事急从权,既然福王已经登基那么为了大明的将来咱们还是要拥戴此事,大局为重!”

    李宏宇扫了一眼现场那些群情激奋的官员,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说道,与其说这些人争的是大明的正统,倒不如说他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想在官场上失势。

    “太师所言甚是!”既然李宏宇已经开口了,那么在座的众位官员们也唯有接受的份儿,闻言纷纷向李宏宇躬身行礼。

    私下里,众人暗自为李宏宇感到不平,很显然这次连李宏宇都被排挤出了南京政权的核心,否则事先绝对不会不跟李宏宇打招呼。

    “唉!”

    等参加议事的文武官员三五成群地离开后,李宏宇不由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的神色。

    虽然他人在外地,但对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是一清二楚。

    自从北京城被大顺军攻陷后,南京城的文武官员们就开始决定拥立皇族的藩王为帝,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然后挥师北上恢复国土。

    根据大明的定制,皇位继承的规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并没有什么“兄终弟及”的说法,那样的话将使得不少人对皇位有觊觎之心,进而引发宫廷血案。

    天启皇帝虽然没有子嗣,但像他这样的情形通常都会在驾崩前选定继承人,可崇祯皇帝的情形不同,他有三位皇储人选但都被困在了北京城,这样一来跟没有子嗣没什么区别。

    这样一来,谁来当大明的皇帝就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惯例和规则应该由太后代表皇室跟朝中重臣商议后决定继位人选。

    可太后等人也被困在北京城,生死不明,这个时候就应该由朝中地位最尊贵的大臣来主持拥立新帝的事宜,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应该由李宏宇来做,这样选出来的皇储才能称之为正统。

    虽然大明现在危机重重,但南直隶的那些官员却为了一己私利结党恶斗,都想着从这次拥立天子的事情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其中,凤阳总督马士英和凤阳监军卢九德等淮安、扬州、庐州、泗州江北四镇的官员支持福王朱由崧登基,理由是朱由崧是距离崇祯皇帝最近的皇族血脉。

    朱由崧和崇祯皇帝都是万历皇帝的孙子,随着崇祯皇帝的自尽,万历皇帝长子泰昌皇帝的血脉已经断绝,次子邠王朱常溆甫生即死也无血脉。

    万历皇帝的三子福王朱常洵虽在崇祯十四年被李自成攻破洛阳后所杀,但其长子朱由崧从洛阳逃了出来,并继承了福王的爵位。

    从血脉亲缘上而言,朱由崧确实是距离崇祯皇帝最近的藩王。

    不过由于朱由崧并没有在大明祖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范围里,故而他的血脉虽然最近但并没有哪条定制说他一定能继承皇位。

    理论上,这种情形下大明所有的地方藩王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关键是要看太后以及朝中重臣商议的结果,除了血脉外通常还要看能力和人品。

    因此,面对被视为“阉党”的马士英提出朱由崧继位,以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的官员以立贤为名,拥万历皇帝同胞弟弟潞王朱翊镠之子朱常淓为帝。

    而东林党的另外一个大佬,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则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故而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为帝。

    为了反对朱由崧继位,史可法罗列了其七大缺点,即: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和干预官吏,说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由于支持朱由崧的马士英和卢九德是外臣,自然不比南京城里的钱谦益和史可法在南京的影响力大,故而在争位一事中处于下风。

    可朱由崧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马士英手里掌握着江北大军,而卢九德也是南京的监军。

    故而,为了让朱由崧登基马士英率兵亲自将其送到南京浦口,魏国公徐弘基等渡江迎接。

    这使得南京城上下皆惊,谁都知道马士英此举是护送朱由崧登基,而南京城的军队当年被百余名倭寇逼得紧闭城门,战斗力可想而知。

    再者说了,卢九德在南京军队中也有不少人脉,与马士英作战唯有惨败一条,这使得钱谦益和史可法等人不得不同意朱由崧继位。

    因此,南京百官迎见朱由崧于龙江关舟中请其为监国,毕竟这个时候太子和定王、永王下落不明,无法直接让朱由崧登基。

    这个时候,按照惯例朱由崧和南京的官员们玩起了劝进的把戏,朱由崧推说自己未携宫眷一人准备避难浙东而已,并不愿意当监国,在众臣力劝几次后这才勉强同意。.

    半个月后,朱由崧在南京城皇宫武英殿登基为帝,改元弘光,成为了历史上的弘光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崧监国后发生了一件震动南京城的大事,有自称太子朱慈烺的人抵达了南京,言明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伺机逃了出来,要求登基继位,挥兵北上为崇祯皇帝和被屠戮的百姓报仇雪恨。

    南京城的官员们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太子惊得不知如何是好,太子在京城的时候久居东宫甚少露面,以免私交外臣。

    因此,除了那些朝廷重臣外连史可法和马士英这样的南直隶大员都没有见过,因此自然无法辨别真伪。

    随着京城被大顺军攻破,京城的文武官员悉数成为了大顺军的阶下囚,这使得那些认识太子的人都被困在了京城,自然无人辨别其真伪。

    朱由崧得知此事后下令将其关入兵马司监狱,然后命让文武百官在午门外审理那名太子,结果其对皇家事务对答如流,令众官员一派哗然。

    鉴于此,朱由崧下令将那名太子关进了大牢审问,一番酷刑下其终于承认是假冒的太子,真实身份是守护皇宫的龙骧卫一名士兵,知道想要趁着混乱谋夺皇位。

    反正南京的官员没有认识他的,根本无法证明他的真伪,只要能顺利登机那么以后他就是大明的天子,即便是以后有人知道他是假冒的也无可奈何,这也是他为何对皇家事务知之甚详的原因。

    虽然那名假太子的身份被审了出来,不过很多官员和百姓都认为其是真的太子,是朱由崧为了继承皇位故意说其是假的,在社会上影响非常大。

    李宏宇的到来无疑解决了朱由崧的这块心病,因为李宏宇不仅带来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等人的棺木,还带来了太子、定王和永王的棺木,再加上随行的京城文武官员的作证,使得假太子的身份不攻自破。

    对于李宏宇的到来朱由崧自然是大力欢迎,寿宁公主是朱由崧的亲姑姑,而姑父冉兴让与李宏宇是至交好友,李宏宇这次前来南京肯定支持朱由崧。

    为此,朱由崧特意派遣南京城的文武官员到运河边上的码头迎接李宏宇的到来,同时也是恭迎崇祯皇帝一行的灵柩,场面浩大,哭声震天。

    (本章完)

    
热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