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纠错建议 |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皇帝给你取表字

Word模式

上班族必备
热门推荐:加载中...
宽度: 字体: 背景:
凡事难的是如何做计划,而计划一旦做好,照着执行,只要没有人掣肘,那么还是很容易做好的!

    这次赈灾,牛正宏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要给自己拼个升迁的资本,在他的带动下,徐州官场整个动了起来,官员们人人卖力,各尽其责。一时之间,情况大变,再无先前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事情发生,赈灾事宜,迅速展开!

    以工代赈的告示贴满徐州城的大街小巷,城外的各个乡村小镇也都贴了出去,为了让不识字的百姓了解告示上所讲的内容,王平安又跑到了咸同书院,把事情和邱问普说了。邱问普当然要大力支持,这是善举,做为徐州名士,他当然要参与进去!

    于是乎,咸同书院的学生们全体出动,每张告示下面都有一人守候,专门给百姓念告示,并详细解说。以工代赈是新法,百姓们都不了解,能有咸同书院的学生给解说,既可以让百姓们明白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又增强了新法的可信度!

    本来王平安还怕耽误了学生们的功课,引起不满,谁知学生们却干得兴高采烈,不管日头有多毒,天气有多热,竟没有一人偷懒耍滑,个个尽忠职守,不少人把嗓子都说哑了,还不肯回家休息。

    学生们都知道,这件事无论成或不成,都会被地方志记上一笔,自己出了力气,到时书上怕少不了自己的名字,辛苦几天算得了什么,如被记入书中,那可是成百上千年的事。让他们休息,他们还不干呢!

    逃难来的百姓听闻此事,更是激动,他们家乡受灾,田园被毁,逃难到了徐州,正是困难无依的时候,凄苦之情,人人都有,正是身心俱疲之际,逃到哪里,哪里的官府都当他们是累赘,是负担。而忽然,徐州官府告诉他们,你们并非是累赘,徐州需要你们,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换取食物,并且有工钱可发,等灾期过了,你们可以回去重建家园!

    世事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一旦给了灾民们希望,他们的信心迅速便得到恢复。灾民们奔走相告,闻讯者无不狂喜,甚至有些灾民还放声大哭,他们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再不必为明天的生活担忧,苦难终于要过去了!

    常庆丰负责具体事宜,他为了能将代理司马,转正成为正式司马,更是拼了老命,没日没夜地安排工作。他将壮年灾民招集到一起,负责体力活儿,再把妇人们集中起来,干些洗洗涮涮,做饭烧水这样的活儿,妇人们既干得了,也能干得好!

    至于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有工作,他们负责为大家照看孩子,还有如果有人得了病,他们也可以负责照顾,保证干活儿的人后顾无忧!

    虽然出力气不同,拿的工钱也多少不一,但有一点可以保证,人人都有工钱可拿。就算是实在无力出工的,徐州官府也保证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有饱饭可吃,绝不至于由于饥饿,而失去生命。

    朝廷赈灾的举措,太久远的百姓并不知道,就算有年纪大的,也只知道前隋的事情,可不管是前隋,还是大唐,以工代赈的方法,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听闻,虽然初时还有些人不信,但架不住咸同书院的学生们太负责任,谁要是不信,那非拉着谁的袖子,反反复复地说,非说信了不可,再加上官府一项接一项的措施出台,不管是灾民,还是事不关己的本地闲汉,慢慢的也都信了,甚至于有些本地人,也参加进了工程,填河的填河,挖土的挖土,赚一份工钱。

    城外工程正式启动,而城内也不消停,徐州富户们被牛正宏集中起来,讲解徐州要立个石碑,还要请大名士邱问普写徐州志,由刺史大人亲自为大家讲解!

    正堂之上,堂里堂外坐着二三百人,尽是徐州的富户,大家默默地听完牛正宏讲的好处,大家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牛正宏讲的都是好处,却没讲坏处,但这个坏处是人人都知道的,就是大家得出钱。给徐州挖条新护城河,这是好事,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利益,这笔钱该出不?该出!大家谁也没想省!

    可问题是,该出多少呢,这个就是大问题了!捐钱嘛,只要不比别人捐得少就行了,可别人捐多少呢?谁也不肯第一个说话,免得捐多了自己吃亏,而捐少了被人笑话!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托儿了,托儿并不一定是抬价格做坏事,也是可以做好事的!

    第一个托儿站了起来,正是王平安。王平安年纪小,但却有个徐州赈灾总管的名头在,虽然这个名头无品无阶,但在身份上,已然超过了其他人,离得刺史最近!

    王平安一站起来,坐在人群里的王有财立即兴奋起来,他并非是喜欢显摆的人,可现在实在忍不住了。王有财对旁边的人低声道:“那是我儿子!”

    旁边那富户连忙道:“王老爷好福气,生出这般有出息的孩子!”

    王有财又转过头对另一边的富户道:“那是我儿子!”

    另一边的富户忙也道:“王老爷好福气啊,令公子当真给你争气!”

    王有财心满意足,身为人父,听人称赞自己的孩子,那是心头最快乐的事情。他又低声道:“喂,各位,都往前看,那是我儿子!”

    附近周围的富户一起转过头来,心想:“我们可不正在看他吗,现在只好看你了!”人人面带微笑,也都用低低的声音道:“王老爷好福气啊!”

    王有财得意洋洋,摸着胡子不住点头,暗想:“我叫王有财,这个名字大大不妥帖,应该叫做王有福才对!”

    前面的王平安道:“承蒙钦差大人错爱,让晚辈做了徐州赈灾总管,其实晚辈是什么都不懂的,要说赈灾之事,还得听各位叔叔伯伯的,你们才是徐州的顶梁柱啊!”

    这话说的,让人听着,心里头舒服!富户们纷纷道:“小神医太客气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钦差大人点了你做总管,自然是对的,你就莫要谦虚了!”

    王平安拱了拱手,这才又道:“为了防止瘟疫爆发,晚辈曾将有关药材全部买了回来,并非为了囤积居奇,而是为了让病人都到我那里去看病,这样一来,病情也就不会扩散了,虽然做用不大,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富户们又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做用当然是大的。瘟疫没有流行时,大家都不当回事,可要是当真流行起来,这么做的用处可就大了!小神医做的好,为全城百姓着想,大家心里都是感激的!”

    王平安又道:“这批药材,晚辈和家严商量过了,家严决定尽数捐出,折合多少银钱就不必算了,权当家严的一点心意!”

    周围人的目光立即向王有财射来,王有财心里象喝了****似的,摸着胡子,微笑不语,这回他不再到处跟人说王平安是他的儿子了,可富户们的表情也和刚才大不一样,竟一起向王有财抱拳拱手,虽然都未说话,但尊敬的表情,却是显而易见!

    王平安顿了顿,看向人群里的赵琦赵璧父子,道:“市面上的药都买光了,但也不一定够用,所以家严将平日里省吃俭用的钱都拿了出来,凑了三万贯,买下了赵叔父家中所有的库存,这点赵叔父可以作证,家严决定将这笔药材也都捐出来,供我徐州渡过灾年!”

    赵琦和赵璧连忙点头,表示确有其事,不过他爷俩心里头都大大后悔,他们一开始都以为王平安不是好人,竟然在灾年囤积药材,为了避嫌,所以他们耍心眼,并未将药材交割,谁知王平安不但不是囤积居奇,而是将药材都捐了出来,这么一来,他俩倒成了只认钱的商人,虽没人瞧不起他们,可心里头也不是滋味儿!

    赵璧一咧嘴,心想:“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收现钱,而不是打欠条了!”

    赵琦扫了眼儿子,心中却想:“这个王平安了不得啊,我怎么就没这么个好儿子,璧儿这孩子要是能赶上人家一半,我就知足了!”

    这回不再是附近的人看王有财了,而是在场所有人都看向他,远处不少人还都站起了身子,低声询问,谁是王有财,好大的手笔,竟然捐出这么一大笔款项!

    王有财这回连胡子都不摸了,腰板笔直,端端正正地坐好,供大家“仰慕”!有个好儿子就是长脸啊,换了别人谁行,就咱家的平安行,哈!

    王平安说完,坐了回去,不再出声。

    牛正宏拍手道:“好,五里村王家,捐价值三万贯的药材,那些零星药材也当算入,合五千贯吧,总数三万五千贯。此为大大的善举,大家应当效仿!”

    第二个托儿站了起来,却是贺楼奇。贺楼奇道:“老朽虽然不才,但如能为徐州做点事情,却是不肯落与人后的。这样吧,我捐粮食一万石,这是第一笔,如果不够用,那么再捐无妨,反正只要能让徐州安然渡过灾年,即使散尽家财,老朽也不会眨一眨眼睛的!”

    这话说得够豪气,富户们无不咧嘴,第一笔一万石,你也不小气啊,这时节粮食多贵呢,成倍成倍的往上涨,要是严格算起来,你这第一笔,就已经超过王平安的三万五千贯了!

    第三个托儿站起来了,是哈米提,他有的是钱,不过为了自己花钱,他是大方得很,要为别人花钱,他的大方就要打折扣了!虽然马马虎虎也算个托儿,但却有点小气吧啦,他道:“老夫家里日子不是太好过,货物却是不少,干脆便捐价值三万……三万五千贯的衣服被褥吧,还有些帐篷,锹铲什么的,总之能为工程做点贡献,老夫一定会做!”

    富户们心想:“这也不少了啊,三万五千贯,好大一笔啊,这钱扔出去,可是收不回来的!”

    这时,牛正宏说话了,他道:“感谢三位的慷慨,刚才有句话本官没说,只是为了考验……嘿,是忘了说了!不管是捐钱,还是捐物,只要是前三位,那么在不能让善心人受损失的原则上,所以前三位的钱物都记在帐上,算做捐出,但所费金额,却由我徐州官府支付。看三位捐的物资,不是小数,官家一时也还不起,但没关系,时间又非止一日,慢慢还。不能还出现钱,但可以从税上减免嘛,年复一年的减下去,直到减够数额为止。而且,三位的家中,以后不必再出徭役,这点钦差大人已经同意,只要我大唐朝廷一日在,你三位家中徭役永免,与国同休!”

    话说完之后,堂里堂外哄地一下子,富户们差点没把肠子悔断了!刚才怎么就糊涂了,早知如此,干嘛还要观望,直接捐出来不就得了,什么损失也没有,却留下了再好不过的名声,糊涂了,糊涂了呀!

    赵璧看了眼赵琦,小小声地道:“爹,那王平安一个子儿没出,套牢咱家三万贯的药材,这还不算,官府还要免他家三万五千贯的税,这不等于他啥也没捐吗?反倒落得第一个捐款的美名!”

    赵琦气道:“你怎么就不看好的,只会斤斤计较,他当初到咱家买药材时,能想到今天吗?这叫什么,这就叫好人有好报,等他来咱家付钱时,咱们千万不能收,那三万贯就当我们送他的了!”

    “那咱家可亏大发了!”赵璧急了。

    赵琦却道:“那张欠条不还他不就得了,这就是人情,这小子非池中之物,以后身份更高时,你就知道这三万贯花得值不值了,眼光放长远一点儿!”

    且不说他父子俩后悔,却说别的富户,这下子踊跃起来了,纷纷要捐钱捐物!

    王平安站起身,道:“刚刚晚辈向钦差大人和刺史大人提了个建议,既然大家都要捐款,又都要将名字刻上石碑,并记入徐州志中,那么排名先后便有讲究了,总不能以姓氏笔划为标准。所以钦差大人和刺史大人的意思是,按着所捐财物的多少排名次,等灾期过后,要专门造一个册子,送交长安,呈给天子御览!”

    当今天子会看到自己的名字?能知道自己是谁?

    富户们身体里那点热血腾地就燃烧了起来!在封建社会,不管是哪个朝代,能得到皇帝的夸赞,都是第一重要的,不但当官的盼着被皇帝注意到,平常百姓也是如此,尤其是这种做了好事,还能在皇帝案前扬名的事,更是人人愿意为之,人人都不可能放弃!

    富户正筹算着该捐多少,能盖过别人,却听一人叫道:“老夫追加,再捐十万贯!”众人扭头一看,竟是哈米提!

    哈米提是突厥人,又住在中原,万一以后大唐和突厥关系紧张,打个仗啥的,难免会连累到他的头上,而如果这次徐州赈灾,他的名字能名列第一,那么这就算护身符了,最起码他在徐州住着,安全是可以保证的。所以这回他不再小气吧啦了,直接报了个大数,如果谁敢超他,他肯定还会再追加!

    “我捐一万贯!”有的富户叫道。

    “我捐一万一千贯!”有的人耍滑头!

    有的心眼儿极多,叫道:“我捐三万五千零一贯!”

    这个数字好啊,王平安是三万五千贯,他的名字可以靠近王平安。到时皇帝肯定会问,谁是王平安啊,这次赈灾他可出了大力,就会有人指着书册,告诉皇帝王平安的名字在这里,于是乎,皇帝不就能随带着看到自己的名字了嘛,这可比在长长一溜人名里找,更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

    有的富户很直接,叫道:“有没有人出一百贯的?”

    “有啊,我打算出一百贯,只要能有我名就成,咱只是小户人家,可没能力上万上万的捐!”有的人回答。

    “那我捐一百一十贯,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成啊!”先前问话的人道。

    回答的那人不愿意了:“嘿,你倒是想的美!我捐一百二十贯!”

    财大气粗的多捐,只是普通富户的少捐,但人人都捐,没有落下的,有钱的想要个好名次,而钱少的只要书册上能有自己的名字,哪怕只被皇帝扫上一眼,那也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所以就算是再抠门儿的地主老财,这时也没有落后,人人踊跃捐款!

    人群中,卢秀之挤到了赵璧的身边,小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看来如果做好人能得到利益,这世上还真没有想当坏人的。咱们一向看王平安做好人,不成想今天咱们也做了!”

    赵璧道:“以后得跟紧点儿,王平安走到哪儿,咱们就跟到哪儿!”

    他哥俩儿忙着给王平安发好人卡,王平安却已经离了正堂,去后院见尉迟恭了!

    尉迟恭在书房里,他闲着没事儿,翻看牛正宏的书籍,翻着翻着,忽然从书里翻出一个药方来,看着药方,念道:“藿香正气散!嗯,这个名字不错,是个好名。咸同是什么意思,药方前面干嘛加这个两字,莫名其妙?”

    正想着呢,他见王平安进来了,笑道:“平安孩儿,前面的事办得如何?”

    王平安笑了笑,点头道:“还算顺利,并没意外。只是晚辈阅历不丰,具体事宜还要别人去办,我只能干看着,可光闲着也是无聊,便过来和仙长说话!”

    尉迟恭嘿了声,道:“如果事必躬亲,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如果你事事都要把住不放,不让别人去办,那别人反而会认为你挡了道路,不让人家有所表现了!”

    他扬了扬手里的药方,道:“你懂得医术,来看看这个方子,道爷虽不太懂,但觉得这个方子应该不错,就是名字让人费解,咸同是什么意思?”

    王平安接过药方一看,笑道:“这个方子是我想出来的,经过验证,还是很好用的。咸同就是咸同书院的意思,因邱问普山主想要著一本书,所以便要了我这方子去,想要记入书中!”

    “这个方子很好用吗,治什么的?”尉迟恭又拿过方子,仔细看了起来。

    提起这个方子,王平安感触良多,他道:“这个方子用处很多,有宣化湿浊,调和胃肠之用。用药以藿香为主,辛散风寒,芳化湿浊,和胃悦脾,辅以行气燥湿之品,使风寒解而寒热除,气机畅而胸脘舒,脾胃和而吐泻止,邪气去而正气复。故此方名为藿香正气散。”

    说了不少,尉迟恭句句入耳,却没怎么明白,但他却点头道:“很好,道爷一看这方子,就知道它有这许多的妙处!不过你把它给了什么山主,却有些不妥,那不变成了他的方子了吗,你白出力气了!”

    王平安摇头道:“那可不是。象大灾之年,如要爆发瘟疫,这个方子的用处可大了。邱山主是大名士,他的书一旦出版,想必不少人会看,那么流传的速度就快,这比我给人治病,一个一个的告知,要快得多。只要病人能少受些罪,一个方子而已,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了!”

    尉迟恭笑道:“你倒是豁达,要是换了道爷,那就不成了!如要说传播,那当然是把方子呈给皇上,请皇上交给太医署,到时雕版印刷,岂不更快!”

    王平安眼睛一亮,道:“皇上也懂医术?”

    尉迟恭摇头道:“那倒不是,但皇上对这种事是很上心的。嗯,这样吧,我把这个方子夹在奏章之中,一起送进京去。这次赈灾范围不小,徐州用不上,可别的地方却没准儿用得上呢,咱们这就写奏章!”

    尉迟恭走到桌后坐下,选出一张好纸,这才提笔开写,写到一半,他忽地道:“道爷打算把你的功劳都写上去,但要用到你的名字,你名叫平安,可表字呢?”

    王平安摇头道:“我没有表字,要不然仙长给我取一个?”

    尉迟恭想了想,却道:“取表字的学问可太高深了,道爷取不好,那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可不能马虎。要不然我就写你没有表字,求皇上给你取一个吧!”

    王平安听着一愣,道:“皇,皇上给我取表字?能行吗,皇上那么忙……”

    尉迟恭笑道:“再忙,也不会连取个表字的功夫都没有。你性子温和,不骄不躁,我曾说过你和克明公很象,而皇上也很喜欢克明公,我把你的性子和皇上一说,他必定欢喜,虽没见过你,但心中只要一想到克明公的样子,也就有了你的轮廓,那表字也必会取得贴切!”

    王平安大是感动,道:“仙长,你对平安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该如何报答才是!”

    尉迟恭哈哈一笑,提笔写了起来,道:“表字要用一辈子的,而皇上给你取了表字,他也会记一辈子的。平安孩儿,你可知道,世上有多少人希望能被皇上记住啊!”

    李世民要给我取表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想我足不出徐州,名字却要被李世民知道了。

    真想看看他啊,这位华夏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到底长什么样儿?

    附:书友们,当您看到这一章时,就说明你觉得这本小说还凑合,能看得下去,那么就请接着看吧,小说就要进入vip了,还请您订阅,平安先行道谢!

    平安感谢书友开心珞巴,书友逍遥小灭,书友醉月秋寒,书友FCloud,书友090126215124970,感谢你们对本书的打赏,平安非常感谢;另外平安还要感谢书友开心珞巴和书友被风吹到海边,感谢你们为本书投出了月票,平安感谢你们的支持,多谢多谢!

    进补常用药酒-补益气血

    周公百岁酒

    配方:黄芪30克,茯神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陈皮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20克,肉桂10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龟板胶15克,五味子12克,羌活12克,高粱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羌活以上18味药挑拣干净,去杂质,共捣为粗末,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入盛酒容器中,加盖密封,浸泡60天。

    功效与主治:补气和血,益精补髓。用于气血虚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怔忡健忘,自汗盗汗,畏寒易感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空腹温服。

    说明:周公百岁酒是中医传统补酒,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它用多种中药,补脾肺之气,益肝肾之阴,和血脉,填精髓,使精血旺盛,气血充沛,运化调和,神清心宁,故可活百岁矣。此方阴阳兼顾,配伍全面,对体弱久病或中老年仁体衰者,常服可令阴阳气血两和,百病可祛。
热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