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纠错建议 | 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曹操散流言 刘循开科举

Word模式

上班族必备
热门推荐:加载中...
宽度: 字体: 背景:
    “奉孝有什么好主意?”曹操兴奋地道。

    “刘循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咱们就在诸侯中到处传言,说他图谋不轨,妄图废帝自立,号召诸侯勤王”,郭嘉合盘托出了自己的计谋。

    “这条计策让刘循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成为众矢之的,的确是好计”,曹操道。

    “咱们这就撤军回兖州,一路上散布刘循想废帝自立的消息,让他防不胜防。到时候,就算那些诸侯不找他麻烦,洛阳那些王公大臣,世家大族都会给他找难受”,曹操呵呵笑道,一时心情大好。

    曹操大军撤离洛阳,第一回合的争斗,以刘循的暂时胜利告终。

    刘循开始谋划如何恐固自己在洛阳的统治,毕竟在这地方世家大族的根底较深厚。

    第一件事,刘循在离洛阳半里地外修了一座小的城池,把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移到了那里。

    刘循这样做有他的道理,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正成了曹操等人攻击他的口实。

    到了反对刘循的人口中,这件事情就变成了他圈禁汉献帝的事实。

    经过有心人的故意渲染,刘循意图篡位自立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了。

    刘循这会儿还恍如未觉,因为他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虽然知道了这些传言,但自恃兵强马壮,没把那些反对派放在眼里,这就是年少气盛。

    他一心一意试图恢复洛阳的生产,恢复昔日的繁荣。

    第二件事,就是在军队中实行屯田,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减轻百姓的负担。

    同时发布文告,让那些流亡的百姓返回家园。

    战争造成了很多土地荒芜,没有主人的土地到处都是,刘循的想法是与民休息,让人民回到土地上来。

    这个时代不重视工商业,轻视发明创造。

    刘循却深知,工商业的作用巨大,商人促进商品流通,对繁荣经济有很大作用。

    一改原来那些诸侯到处设卡,为难商人的做法,刘循对商人一路绿灯,让他们自由往来于洛阳和其他州郡之间。

    刘循在益州时推广的桌椅和床,这个时候,在上层社会中开始流行。

    灵机一动之下,和卓家合作,专门设了作坊生产桌椅和床,利用卓家的商队,把这些东西运到各大诸侯的地盘销售,赚取利润,用来购买粮食、马匹和铁器等。

    第三,设立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

    本来要隋朝才开始出现的科举制度,就这样被刘循提前弄到了这个时代。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腐儒,重社会科学,轻自然科学。并不见得能选拔出真有才干的人才,有鉴于此,刘循决定改变现状。

    科举考试科目设文学、治国、军事和科学四科,考试人员不分门第高低,只要自认为有才学,都可以参加考试。

    四科目可以单选一科,也可以多选,设置灵活。

    设置文学一科,是为了笼络读书人,这些人对于治国打仗不见得有多大的作用,却能为自己歌功颂德,在政治上为自己造势,是必不可少的。

    设治国一科的目的,主要是选拔治国之才,当前主要是寻找谋士。

    军事一科,主要是选拔武将,考察骑马射箭,舞刀弄棒。

    科学一科,主要考察数学知识,有发明创造的可以直接录用,巫医百工之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应试。

    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自古以来,还没有见过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一时间,刘循成了舆论的焦点,他的事迹传说,被人们越传越神。

    这是个士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寻常的寒门庶族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更不用说那些走方郎中,石匠、木匠,他们都被视为下贱之人,现在倒好,他们居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还可以做官。

    三个月后,科举开考,考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一个叫马钧的人首先进入了刘循的视线,此人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好家伙,这可是大大地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刘循大笔一挥,点马钧为科学状元。

    惊喜连连,一个叫庞统的考生,治国之策写得头头是道,简直是妙笔生花。

    这可叫刘循惊喜之极,这个庞统,可是与诸葛亮其名的家伙,人称“凤雏”的顶级谋士啊。

    看来,这个庞统是考自己有没有识人的慧眼啊。也许他是怀才不遇,这时声名未显,未得其他诸侯重用,所以才来碰一下运气。

    听说这个庞统庞士元长相丑陋不堪,和张松有得一拚,也许那些诸侯见他这种长相,不大喜欢他吧。

    不用说,庞统被刘循点为了治国状元。

    更惊喜的还在后头,考武举时,吕绮玲三字出现在了刘循的眼前。

    这个吕绮玲,莫不是和自己在龙湫戏水那个?

    刘循决定亲自前往一看,果然,演武场上,一个女扮男装的身影正在不断跳动,不是吕绮玲还能有谁?

    家传八荒六合戟使出,场中考生,无一能敌,自然,吕绮玲成了军事状元。

    考文学时,一个叫陈琳的人脱颖而出,此人成名已久,正是汉末最有名的文人之一。

    汉末最有名的文人是“三曹七子”,其中三曹是指曹操父子三人,七子则是指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

    有了陈琳这种顶级文人加盟,以后和对手论战,不用怕了。

    自然,陈琳成了文学状元。

    除了状元外,还有榜眼、探花以及其他的进士、举人多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华佗的人,医术精湛,被刘循点为科学榜眼。

    华佗从此改变了原本要被曹操斩杀的命运。

    好不容易等到发榜那天,学子们一个个翘首以待,看到自己榜上有名的洋洋自得,名落孙山的捶胸顿足,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

    四大状元全部披红挂彩,鲜衣怒马,在洛阳城中游行一圈,引来无数人的围观。

    特别是那个马钧,原本是个小有名气的工匠,洛阳城中倒有不少百姓认识他。

    这一下乌鸡变凤凰,认识他的人“啧啧”之声不断,羡慕嫉妒恨都有,五味杂陈,难以尽述。

    马钧的成功,给下层百姓看到了通向成功的另一条途径。

    事后,刘循接见了那些考上的人,对他们量才录用,全部委以官职。

    他有一个长远的考虑,准备成立一个学院,长期为国家培养人才。

    思考良久,学院成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东窗书院,一部分叫剪烛书院。

    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员,很多人都任命为书院的博士,刘循自任东窗剪烛书院的院长,陈琳任东窗书院的副院长,马钧任剪烛书院的副院长。

    以后,两大书院培养出的人才,都是刘循的门生。

    他以这种方法把这些人才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和庞统一番长谈后,刘循深感此人的才能不在贾诩之下,当即任命他为左军师,贾诩为右军师。

    一切就绪之后,刘循单独召见了吕绮玲,握住她娇小的玉手,感受到她掌心传过来的热流,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说起。

    经过龙湫戏水,较场比武,红豆传情后,二人的心靠得更近了,一切都在不言中。

    “玲儿,我当年告诫你的话,你都没有听进去吗,下坯被围之初,你父女就应当前来投奔我。这段时间,我想得你好苦,我前来洛阳,就是为你来的”,刘循动情地说。

    “我曾经劝过父亲,可是他听不进去。像他那样骄傲的人,实在不愿投奔一个才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吕绮玲长叹道,眼中泛起了泪光。

    往事不堪回首啊。

    “这段时间,你去了哪儿,你父亲呢?”刘循关切地道。

    “下坯一战,我和父亲失散,从此失去了他的行踪。无奈之下,我带领父亲的一部分人马上山落草为寇。上个月下山打劫,听人说新任的武威大将军刘循开了科举,我心中好奇,不知是不是你,又一时技痒,交待手下看好山寨,就过来瞧一瞧。”

    “想不到还真的见到了你,意外的是,我还夺得了一个武状元”,吕绮玲不胜感概。

    “你大概想不到吧,你父亲的旧部张辽、高顺、王楷等人都在我的军中,那个王楷还口口声声说寻到你父亲还要回去投奔他呢”,刘循道。

    “我这就回去招集旧部,让他们下山来投”。

    “好,咱们夫唱妇随,一起前往。”

    “呸,谁和你夫唱妇随,也不知羞”,吕绮玲啐了一口,粉面含羞,心里却美滋滋的。

    “你这一来了之后,我倒有一个想法,咱们干脆成立一支娘子军,由你统领,你看如何?”刘循道,冷不丁把吕绮玲一把抱住,在她额头上一吻。

    吕绮玲假意挣扎了一下,也就任由刘循抱在了怀中。

    温存了一会儿,刘循给手下交待了一声,带着吕绮玲,把她父亲在山上落草的旧部全部都招揽了下来。

    吕绮玲身着女装,和刘循一起走进议事厅时,只觉得艳光逼人,众人的眼睛一下子全直了。

    那些在较场上被她打败了,新加入进来的将领,想到自己竟然败在了一个女子的手下,不由满面惭色。
热门推荐:
加载中...